湖南法治報訊(見習記者周萌 通訊員胡純)
4月2日,常德市召開《常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(2021—2035年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新聞發布會。市政府副秘書長郭勁夫出席會議,發布《規劃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,市自然資源規劃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宋磊,總規劃師朱曉平答記者問。會議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、市政府新聞辦主任(兼)彭美君主持。
會議現場
2019年5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《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》(中發〔2019〕18號),將主體功能區規劃、土地利用規劃、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,實現“多規合一”。2020年1月,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《常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》,成立編制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,聘請高水平技術團隊,深入調研、系統研究,歷時近5年形成報批成果。近期,獲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復。
《規劃》全面落實常德市“十四五”規劃確定的“一個中心、兩個樞紐、三個基地”城市發展定位,深度融合主體功能區規劃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、城市總體規劃等主要內容,聚焦區域協同、底線管控、產業空間、宜居宜業等內容,有效銜接各類國土空間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,統籌重點項目空間布局,為常德市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要素保障。
《規劃》共十四章七十六節,主要內容包括: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定位。明確城市性質為長江中游地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、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中心城市、宜居韌性智慧的山水靈秀之城;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。構建“一主兩帶多片區”的農業生產格局、“一心一屏、兩廊多地”的生態保護格局,“一主一副、四帶五極”的多中心、網格化、組團式城鎮開發格局;自然資源保護利用。明確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要求,統籌自然資源全要素保護和合理利用,保障糧食安全和洞庭湖生態安全,強化水域和自然岸線保護利用,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,優化礦產資源保護利用;歷史文化保護與特色風貌塑造。統籌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,促進歷史文化活化利用,打造常德“桃源風光、湘楚風韻、現代風尚”的風貌特色,彰顯“水秀山青、湖靚城美”的美麗畫卷;現代基礎設施體系構建。構建“內暢外快”的內外雙循環新型交通發展格局,打造區域性現代綜合交通樞紐、區域性現代物流樞紐。
下一步,常德市將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的批復要求,全力做好《規劃》的實施監督工作。
責編:周萌
一審:周芝華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